千里之外在线试听(千里之外在线试听mp3)

千里之外在线试听(千里之外在线试听mp3)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
买了一张谭咏麟的新碟,不便宜,将近两百人仔。最近的曾比特、李幸倪和校长,香港“环球音乐”最近为他们定的价格都差不多这个级别,当一个音乐消费者的压力,也是越来越大了。


这次的《倾·听》,用的是近似日记本的设计,装订还用了两颗螺丝。里面的歌页就是将整张纸对折之后,分了六页装订,而CD就是夹在其中一页的中空层里,大小刚好能够卡住光碟。


但因为整张碟没穿任何衣物,所以虽然卡紧的效果,让唱片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来回摩擦,但在取碟过程中还是会造成丝纹,对有洁癖的CD收藏者来讲,依然不够友好。


话说,如今的CD早就从以前的快消变成了藏品,除了明星粉丝消费周边而入唱片之外,大部分冲着唱片本身而去的购碟人,多少都对唱片的品相,有一点点洁癖,对吧?


聊正事。


《倾·听》这张专辑,之前就在网上试听过,收到实体碟对比,还是那句话,用相对靠谱的设备听CD,是能够找到听一般数字音乐很多缺失的细节的。比如《莫名的泪》里吉他的泛音和间奏过渡时的吉他打板声,用CD听真的更有质感。


还有一个细节,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,那就是《莫名的泪》这首作品间奏的管乐过后,第一次进副歌,校长唱的第一句“早已不哭了,情歌给安慰”,最后那个“安慰”有一个不仔细听就容易被忽略的右声道回声处理,时间大概在2分53秒到2分54秒。如果听不到这个极其轻微的细节,要不就是你的设备有问题,要不就是你听得不够仔细,要不就……还是把你手里的盗版唱片给扔了吧。


《莫名的泪》改编自《当我想你的时候》,还是一个挺意外的选曲,主歌部分以沙哑声线唱出的旋律,有莫名的苍凉感,也有岁月的重量,听校长歌一路走来的歌迷,最能体会这种“莫名”。


要说这张专辑的选曲,最最最意外的还是《等你不等你》和《毕竟深爱过》这两首。


《等你不等你》的原作,是克丽丝叮的《一百万个可能》。克丽丝叮算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红歌手,在油管出道,而特色则是中国通。恰恰她的《一百万个可能》,找的也是另一个中国通音乐人陶山一起创作和制作。


而校长这个版本,则和克丽丝叮完全不一样了,音域不一样,语言不一样,导致气质也完全不一样,我特别喜欢校长处理的副歌部分,尤其是“无限可能”那个转折,真的有“无限可能”的意思。


不过这两个版本倒是可以当平行版本听,借这次《倾·听》专辑,去听一下克丽丝叮,也是好的。


至于六哲的《毕竟深爱过》,如果不是对校长过去选歌的宽泛多少有所了解,真的很难理解他会选这么一首他的歌迷圈层,不太可能去听的歌。


对比一下校长的版本和原版,真的是全方位辗压,尤其是制作部分,六哲的版本应该就是几千块的编曲,和严励行重新编曲的版本,不可同日而语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《莫名的泪》和《毕竟深爱过》这两首歌的吉他演奏,都是一个名叫Tommy的吉他手。但这个吉他手,既不是那个鼎鼎大名的Tommy Chan(陈嘉健),也不是另一个鼎鼎大名的Tommy Ho(谷中仁),而是Tommy Wong。


我特意问了一下香港乐坛吉他手百事通Ben,他说他也不知道这个王姓Tommy是谁?可能香港吉他手都喜欢叫Tommy吧,那是不是意味着,这就和剃头的都喜欢叫Tony是一个道理。


江蕙的两首作品,真的被唱的……完全听不出原作来了,尤其是《酒后的心声》,我多少还是熟悉原作旋律的,竟然也找不到回忆了。


这另一方面也说明,改编是成功的。


之前线上听数字版,最喜欢的就是《挥之不去》,除了校长的细腻又大气的处理,Barry Chung的吉他、Anna Kwan的大提琴,在音乐细节上都是点睛之笔。其中,Barry Chung用了好几轨吉他,既有电吉他失真,也有拉丁吉他的技法,层次感丰富。尤其失真那一段,真的有千军万马的感觉。


我好像依然并不太喜欢《千里之外》的粤语版《蝶恋花》,个人觉得二胡用的比例过多,导致校长的歌声有些出戏,另一方面则是节奏变化不够,以及节奏音色太闷太重了。


一家之言。


这次听实体,《定风波》和《水中传奇》也听到了更多的细节。《定风波》前奏左声道的竹笛和右声道的二胡,声场够宽,所以音乐画面也很开阔。


特意还重温了《经典咏流传》里的版本,毕竟是电视播出的需要,所以刘卓的VBand整体处理的更豪气,音色和节奏都比较饱满,做到出场即能震慑观众。


而专辑版的《定风波》,在层次上是更丰富的。有静有动、有抑有扬,中间还设计了一段引擎启动时的声音,结合失真吉他,真是有种古今穿越的效果。尾段部分,笛子、二胡和失真吉他合奏的段落,也处理得相当好,既丰富但不乱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校长在这首歌曲里,还有一些戏腔的处理,很有京戏舞台上武生名角的即视感,一句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更有相当的记忆点。


《水中传奇》在实体唱片里,终于能够听到贺三的细节了。个人觉得这个合作,贺三的量实在太少了,能够理解复活的“宝丽金唱片”厂牌,因为想要推新人贺三,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一向乐于助人的校长进行帮带,但在音乐设计上,其实可以抠得更细,也可以设计更多的合作部分。像现在的成品,就感觉贺三在这首歌里出没出现,都没啥大的影响。


题外话,前几年香港“环球音乐”重签陈慧娴并复活“宝丽金唱片”厂牌时,其实我首先想到的是谭咏麟。要知道早在上世纪的1971年,“温拿”乐队的前身“Loosers”,就曾经签约过香港“宝丽金唱片”重组前的前身“宝丽多唱片”,而之后“温拿”乐队则在1974年,于“宝丽多唱片”正式发行了首张专辑。


再之后的1979年,校长单飞后,也是选择了“宝丽金唱片”发行他的首张专辑《反斗星》。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,哪怕是后来“宝丽金唱片”被“环球音乐”收购,此后的校长始终都没有改换门庭,这恐怕已经创造了现代歌手的签约时长之世界纪录了。


当然,把“宝丽金唱片”厂牌给校长用这件事,我说了,不算。


说回《水中传奇》,这首歌的源起,还是因为《我们的歌》这个节目,将李健的《传奇》和谭咏麟的《水中花》两首经典串联到一起,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创意。尤其是当时编曲所做的旋律衔接、和弦处理、和声互用、人声互补,更是巧夺天工,把一首合作打造成了艺术品。


也因此,听独唱版的《水中传奇》还是有点失落的,毕竟有李健的声音出现在这首歌里,才有“传奇”的味道。而且当时在听校长和李健合唱时,我想到的还有另一个画面——校长的出现,是传奇,而李健的歌声则是“丝丝温馨”和“飘于风中的花香”,两个人恰好跑到对方歌曲的意境里了。


听实体的《倾·听》,还有一个感受,就是这张专辑在后期处理上,明显强调了中低音频,而弱化了一些高频的部分,对于现在的校长来讲,这是最恰到好处的处理。校长的年龄在那里摆着,听现在的校长唱歌,当然听的不是他音色的通透,而是声音背后的故事,这样的录、混音效果,是最适合的。


毕竟,现在的校长已经25岁了……
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我是唱片|用实体倾听谭咏麟《倾•听》,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飞飞影视网网络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yzj886.com/dianyingzixun/88153.html

相关阅读